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雷晨 北京报道配资搜
今年以来,光模块行业的高增长叙事,不仅遭遇"算力泡沫论"的检验,更面临外部风险因素搅扰。受此影响,市场情绪堪称冰火交织。
数月内,行业龙头中际旭创(300308.SZ)的股价上演"过山车"行情——从今年 4 月的 66.93 元 / 股的低谷,回弹至 7 月初的 146.78 元 / 股,市值翻番。截至 7 月 4 日收盘,公司报收于 139.45 元 / 股,总市值 1549 亿元。
期间,市场对"算力泡沫"的质疑、海外关税政策的突袭、机构资金的撤离,让光模块行业经历了一场大考。
这场跌宕起伏的行情背后,究竟是短期情绪波动,还是产业趋势的必然?光模块的"黄金时代"能否延续?
算力泡沫论冲击,股价腰斩
自 ChatGPT 横空出世,全球算力需求呈井喷式增长,作为数据中心内部及数据中心之间高速互联的关键组件,光模块被推上了行业发展的风口浪尖。
有资深 AI 领域投资人曾对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随着 AI 大模型训练和推理对数据传输速率、容量及稳定性要求的不断攀升,800G 及更高速率的光模块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相关企业纷纷加大研发投入,海内外布局光模块产能,行业迎来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
资本市场也对光模块概念给予了高度关注。作为行业龙头,中际旭创股价一度大幅上扬,于 2024 年 10 月达到 185.09 元 / 股的史上最高点位。
然而,高处不胜寒。没过多久,"算力泡沫论"的质疑声随之而来。
今年年初,中国 AI 大模型 DeepSeek 以较低成本训练出性能媲美 OpenAI 的模型,打破了行业"堆算力、堆投资"的传统逻辑。此外,摩根士丹利也将 2025 年英伟达 GB200 的出货量大幅下调。
部分机构选择"用脚投票"。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自去年三季度起,基金对中际旭创的持股数量呈现出持续下滑态势。
2024 年中报时,基金持股数一度达到 3.22 亿股的高位,但随后逐渐减少,2024 年末下滑至 2.77 亿股。
" 2025 年一季度,我们对持仓板块做了大幅度调整。我们基本完全减持了海外算力板块,结合美国经济现状,以及北美算力投资进入到第三年,我们认为海外算力板块后续出现风险的概率可能会加大。"财通基金副总经理、基金经理金梓才在财通匠心优选一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一季报中写道。
彼时,市场虽有对光模块增长的存疑声,但却缺乏确凿证据。而外部风险因素的突然搅扰,则成为了压垮市场情绪的"最后一根稻草"。随后导致中际旭创股价连续下跌,于 4 月 9 日跌至年内低点 66.93 元 / 股。
海外市场是光模块企业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尤其是美国市场。以中际旭创为例,2024 年,公司海外业务占比达 86.81%。
中际旭创曾在年报中提示,若汇率或贸易政策发生重大变化可能会导致光模块产品需求减少,关键原材料采购难度增加,但目前公司与主要客户和供应商均建立了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并通过外汇套期保值以及加快海外布局等方式应对相应风险。
这意味着,一旦美国客户减少对我国光模块产品的采购,部分企业的营收和利润将受到直接的影响。
股价创新低之后,光模块板块在随后几个交易日整体呈回调趋势,但较高点仍有较大跌幅。
据记者统计,截至 4 月 23 日收盘,中际旭创股价从去年 10 月份 185.83 元的高点回撤约 55%,新易盛股价从 160.2 元下跌约 43%,天孚通信距去年高点的跌幅逾 51%。
不过,冲击并未持续太久。中际旭创股价在企稳后,持续上扬。
悲观情绪消解,产业趋势向上
需求端的确定性,是光模块领域又一重磅利好。
当地时间 5 月 28 日,英伟达发布 2026 财年第一季度财报,公司营收 441 亿美元,同比增长 69%;净利润 187.75 亿美元,同比增长 26%。
英伟达 CEO 黄仁勋表示,年初以来,推理人工智能的需求阶梯式增长、AI 扩散规则废除、企业 AI 以及工业 AI 四大驱动因素将推动行业加速发展。
此外,博通于 6 月初发布新一代 Tomahawk6 交换机芯片,交换容量达 102.4T,支持 CPO 技术。
多位行业人士对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云厂商对 ASIC 芯片投入增加,有助于促进光模块市场需求的增长。
华泰证券研报认为,在 AI 训练与推理需求共振推动下,全球科技厂商有望加码 AI 投资。该机构继续看好光通信投资机会。
展望今年二季度及 2026 年,上述机构预计,随着英伟达 CX8 网卡的起量,1.6T 光模块需求有望持续释放;长期来看,光互联有望切入 Scale up 领域,在 AI 算力价值链中的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此外,随着超大集群、ASIC 趋势的深化,看好 CPO、AEC、DCI 等新技术导入前景。
从国内来看,在互联网厂商资本开支增长叠加海外 GPU 供应受阻背景下,国产 GPU 有望逐步填补需求,带来相关算力基础设施的需求增长,此外华为于 4 月发布 CM384 超节点架构,或引领新的连接需求,除光铜互联外,建议关注国产算力链交换机、AIDC、算力租赁、液冷等需求及相关标的业绩释放。
国内市场已成为中际旭创新的业绩增长点。2024 年,中际旭创国内市场收入达到 31.5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91.3%。
据 Lightcounting 预计,2029 年中国光模块市场规模有望达 65 亿美元,2025 年在 DeepSeek 和各类智能体应用的部署需求下预计国内市场将呈现爆发式增长。
而受需求端向好以及外部风险短期消散影响,A 股光模块股价自 5 月底以来震荡走强。7 月 1 日,中际旭创股价创下年内新高 146.78 元 / 股。
机构对中际旭创评级维持乐观。Wind 数据显示,近 90 天内共有 30 家机构对其给出评级。其中,买入评级 23 家,增持评级 7 家;过去 90 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 123.7 元 / 股。
记者还注意到,中际旭创近期在互动平台透露了其订单情况。中际旭创直言,公司 1.6G 光模块出货量将持续增长。此外,"公司已积极备货,锁定明年核心原材料需求。"
在全球化布局方面,除泰国工厂外,公司墨西哥工厂预计 2025 年底投产,将进一步优化全球供应链。多元化产能布局,有助于降低地缘政治风险。
在新业务拓展方面,公司汽车光电子业务实现快速增长,2024 年营收达 7.6 亿元,同比增长 128.1%。2025 年 3 月,公司旗下智驰领驭发布全球首款基于 PCIE4.0 的车载光传输模块及解决方案。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光模块龙头业绩预计快速增长,光器件及二线光模块业绩亦有望加速增长。国内算力需求持续改善,国内光模块和交换机龙头预计表现良好。
国盛证券认为,未来随着 AI 商业化的持续落地,算力产业趋势有望成为上一轮云计算的黄金十年的强化版,A 股 AI 主线中的优秀企业估值体系有望向成长股切换。海外算力复苏趋势已经较为显著,坚定推荐算力产业链相关企业如光模块行业龙头、光器件等。
当悲观情绪掉头,而产业趋势仍在向上配资搜,光模块行业新一轮的叙事正在上演。
在线配资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