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届中国木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大连论坛)”在大连举行线上股票配资炒股门户网址
11月18日,由中国木材与木制品流通协会主办,大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大连市商务局及大连市木业协会等单位支持的“首届中国木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大连论坛)”在大连举行,来自行业协会、产业企业、金融机构、地方政府及外国驻华机构的600余位代表参会。此次大会以“期现联动融通未来”为主题,全方位聚焦中国木业高质量发展大计。
木材产业的新变化
木材是国家经济建设与绿色发展的重要基础原材料,其供应链的稳定与产业的升级不仅关乎国计民生,更关乎国家生态安全与木材安全大局。我国木业已走过30多年飞速发展的历程,从小到大、从弱变强,产业规模从几百亿元迈向十万多亿元,产业链条从单一走向完整。当前,全球有100多个国家向中国出口木材,我国向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木制品,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木材与木制品生产国、消费国和贸易国。
原木期货、期权的上市,是期货市场服务现代林业体系建设、增强重要大宗商品供给保障能力的具体实践。历经一年的精心培育,原木期货、期权在服务木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和提升我国国际木材市场影响力方面已展现出初步成效。
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原木期货上市一年来,市场运行稳健,产业根基日益夯实:原木期货、期权累计成交量已突破780万手,累计成交额达4640亿元,日均持仓5.34万手,包括全部头部进口龙头企业在内的超400家企业参与其中。同时,原木期货还为稳定企业经营、优化资源配置提供了市场化、精细化的“价格导航”。
记者注意到,过去一年,原木期货在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方面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原木期货以国标为引领,有效扭转了长期以来检尺标准不一的行业痛点,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提供了“标准锚”;遍布6个省区市的19家期货交割库,也促进了全国优质木材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优化配置。
此外,大商所还与行业协会及多家企业共同推动原木智能检验标准的发布实施,将检尺效率较传统人工检验提升5倍以上,为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注入了强劲的“期货动能”。
山东港口日照临港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鑫告诉记者,长期以来,木材产业存在不同程度的“虚尺”问题:同样的进口辐射松,在不同港口甚至不同企业之间,其径级、材长的测量结果可能都不相同,这给企业现货贸易及成本收入核算带来了不小困扰。
“随着原木期货上市,特别是开展实物交割以来,国标检尺、机器检尺的理念做法逐渐向行业普及,倒逼企业在采销两端向国标看齐,为提升行业标准化程度和交易效率提供了助力。”刘鑫说。
作为原木进口规模稳居全国前三的国有企业,江苏苏豪中锦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董旭对原木期货的上市和国标检尺的推广给予了认可。“在江苏、山东做业务时,我们能明显感到两地检尺标准存在差异,但原木期货上市后,大家便更多接触、使用国标检尺,这有益于行业未来发展。”他说。
风险管理的新理念
原木期货的套保功能,也是与会企业关注的重点。
“为了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我们存在避险需求,而原木期货恰恰能帮助我们稳定收益。”董旭介绍,公司正在打造“贸储期银运”体系,其中包括将期货的价格发现和套保功能嵌入采购、销售、库存决策,从而实现从“看天吃饭”到“知天而作”的转变。
浙江物产森华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物产森华)木材业务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两年原木价格倒挂情况普遍,一年中可能有8个月甚至更长时间都处于进口价高于港口销售价的情况,这让企业非常难受,而原木期货无疑是一种很好的保护。比如,今年上半年,公司在870元/立方米和830元/立方米左右的价位先后开展了两批卖出套保操作,有效对冲了现货端的亏损。
“近两年,外商对辐射松的报价在115美元/立方米~120美元/立方米。之前,到港价格跌了,木材贸易商只能硬扛,一船原木从新西兰拉回来能亏几百万元。但现在不一样了,企业通过套保,即使现货价格跌了,期货端的收益也能弥补现货端的亏损。”刘鑫感慨道。
中信期货研究所农业组负责人首席研究员李青介绍,原木产业链中上游林场、中游贸易商、下游加工厂等不同环节的企业,存在不同的风险敞口,但企业都可以通过参与原木期货、期权来管理相应的风险敞口。对此,他解释称,企业对期货、期权的运用可分为不同层次:初级,通过期货套保稳定收益;中级,通过期市建立虚拟库存,开展基差贸易;高级则是对期权的综合运用。
“不同企业可根据自身业务实际、风险情况及对期货、期权工具的熟悉程度,选择合适的工具和策略。”李青说。
从原木期货服务国产林业角度,中信建投期货研究发展部兼产业部负责人夏旗告诉记者,重庆是我国西南地区国产林木的主要产地,当地相关林场、企业都在密切关注利用原木期货进行风险管理的可能性。上周,公司刚刚组织了重庆地区的国产原木期货交割,为当地林区企业参与利用期货市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进口贸易的新惊喜
记者在交流中发现,过去一年,国外出口商对原木期货的态度发生了“180度”大转变。
上述物产森华木材业务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原木期货的上市,带来的惊喜还有行业现货报价模式的转变。
“此前,行业内的定价权主要是在资源方,也就是国外出口商的手中。他们对价格的调整比较慢,哪怕行情不好,也要过两个月才会下调报价。但有了期货价格后,就有了一个反映市场远期预期的参考,国内进口商会据此决定买货节奏,并去和外商讨价还价。现在,外商很关注原木期货,会主动找我们了解其波动情况,调价速度也明显更快了,有时刚报完价没多久就调价。”物产森华副总经理章蕊群如是说。
“之前,木材价格是国外出口商说了算,他们大都高高在上,一年想见一面也不容易,而且给每个进口商的报价都不一样。现在不同了,外商开始主动来国内走访交流,价格也可以商量了。比如,按118元/立方米签合同,如果后续价格跌了,也可以按最新的价格来结算。”一位受访的业内人士表示,这固然有今年行情不佳外商保走货的因素,同时也和原木期货带来的话语权提升不无关系。
“定价方式的转变是一种趋势,是不可逆的。外商一开始不相信原木期货能上市,但现在他们已在考虑如何参与进来了。”该业内人士补充道。
“有了原木期货,我们就可以参考盘面和外商议价了,最终还是市场说了算嘛。”董旭说。
期现结合的新未来
各界对我国木材产业及原木期货未来发展充满期待。
大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赵东致辞时表示,大连木业产业基础扎实,开放环境优越,金融支撑有力。大连将推动木业产业链与供应链协同跃升,致力于建设东北亚木材集散及深加工基地,助力更多木制品从大连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中国木材与木制品流通协会会长李佳峰表示,木业是常青产业,是利国利民的朝阳事业。我国正处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木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也迎来创新突破的历史机遇。原木期货、期权的上市是木业发展史上一次深刻变革,标志着传统木业在拥抱现代金融工具、探索产融结合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希望行业同仁以本次大会为契机,深刻把握“期现联动”内涵,持续提升行业的抗风险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整合资源,优势互补,推动中国木材与木制品行业迈向结构更优、效益更好、质量更高的发展阶段。
期货日报记者在会上了解到,下一步,大商所将紧紧围绕服务木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核心目标,以更强的担当、更实的举措、更优的服务,为木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一是持续优化产品线上股票配资炒股门户网址,提升“中国价格”全球影响力。紧密跟踪全国和全球木材贸易格局变化,持续优化合约规则,努力使“中国价格”更能反映区域乃至全球供需,为全球木材贸易提供定价参考。二是深化期现融合,打造“高效协同”的现代流通体系。大力推广期转现、协议交收等灵活业务模式,促进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商品市场与金融市场深度融合,为构建现代化木材产业流通体系提供“大商所方案”。三是坚持精准滴灌,构建共生的产业服务生态。深化与协会、企业的“三方联动”,升级“一对一”定制服务,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深入推广基差贸易、含权贸易等新模式,推动风险管理工具从“行业龙头”向“全产业链”延伸。
在线配资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